超乳注吸手柄在白內障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手術中的應用
巫志勇,趙 治
(新疆伊寧市農四師醫院眼科,新疆伊寧835000;2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眼科,江蘇鎮江212000)
摘要:目的 探討超乳注吸手柄在向內障小切u非超聲乳化摘除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391例400眼分成兩組:A組為傳統注吸針頭組(200眼),B組為超乳注吸手柄組(200眼),均采用手法小切【_】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體。對兩組手術時間、術后視力以及手術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B組手術時間、術后第1 d視力、后囊破損發生率及術后第ld角膜水腫的發生率分別為(12.00±1.03) min、(0.29±0.01)、2.5%和10.0%;而A組分別為(15. 00±0.79) min、(0. 20±0.03)、7.5%和18. 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遠期視力、術中前房出血、人工晶狀體(IOL)未植入和術后第ld房水細胞3+以上發生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超乳注吸手柄應用于向內障小切u非超聲乳化摘除術中可以提高注吸皮質的效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白內障;小切U;超乳注吸手柄
中圖分類號:R7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551(2012)06-0831-03
白內障是眼科致盲眼病之一,也是西部貧困地區防盲工作的重點‘1]。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超聲乳化摘除術和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具有組織損傷小、切口愈合快,術后散光減少及視力恢復快而穩定等優點。2J。但其所用設備昂貴,患者易產生并發癥,在基層醫院普及推廣有較多困難。而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術對設備要求低,易于掌握,而且對治療硬核白內障有獨特的優勢。但是,在手術過程中傳統的注吸針頭在注吸皮質時具有灌注量小、負壓小等缺陷,容易產生術中前房不穩、后囊破損以及術后角膜水腫等并發癥。為進一步探討超乳注吸柄在白內障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摘除術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在注吸皮質時改用超聲乳化吸手柄,并與使用傳統注吸針頭的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391例患者共400眼,其中年齡相關性白內障351眼,糖尿病性白內障39眼,并發性白內障10眼?;颊吣挲g38~92歲,平均(64. 74±2. 15)歲。男性200例,女性1 91例。術前視力光感至0.3。共分成兩組:A組為傳統注吸針頭組,200眼;B組為超乳注吸手柄組,200眼。均經門診進行視力、眼科裂隙燈及眼庶檢查以排除非白內障致盲患者。明確診斷為白內障,對所有患者進行血常規、心電圖、胸透、凝血功能、眼壓測量及淚道沖洗等術前檢查。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注吸針頭為蘇州六六視覺醫療器械生產廠普通8號雙腔注吸針頭;超乳注吸手柄由眼力健compact注吸手柄改裝而成:進出套管均采用原廠所配的硅膠灌注套管,出水管連接30 mL注射針筒。所有手術均由同一名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完成?;颊呷朐汉笮醒?/span>A-B超檢查,了解眼內情況,確定人工晶體度數,并完善術前各項準備。所有待手術患者均于術前3d雙眼滴0.3%鹽酸左氧氟沙星眼液,每日4次。1.2.2 手術方法 術前1 h用復方托吡卡胺眼藥水充分散瞳,2%利多卡因2.5~3 mL球后阻滯麻醉。12點位做以穹窿部為基底的結膜瓣,電凝止血,角膜緣后2 mm做反眉弓形鞏膜隧道切口,弦長5.5~6 mm,深1/2鞏膜厚度,分離至角膜緣內1.5 mm處。側切口在左眼3點位或右眼的9點位的角膜緣,經側切口向前房內注入粘彈劑后再穿刺并擴大內切口,內切口長度大于外切口呈倒梯形。截囊針或撕囊鑷連續環形撕囊,囊口直徑6 mm以上。充分水分離后將核轉出囊袋至前房內。晶體核前后注入適量的粘彈劑以保護角臏內皮,置圈墊器于核下,使用劈核器將核劈至2瓣,如核較大則劈為3瓣分別夾出。A組用傳統注吸針頭,B組用超乳注吸手柄注吸皮質,注吸完成后,前房內注入粘彈劑,植入直徑5.5 mm的愛爾康PMMA硬片人工晶體(IOL)于囊袋內,再用上述注吸方法吸出粘彈劑。注吸皮質時,A組操作由手術者獨自完成,B組手術者右手握超乳注吸手柄,左手用顯微鑷夾住切口盡量使其閉合以減少液體滲漏,由助手用30 mL的注射器協助手術者進行注吸。手術結束前注水加深前房,檢查切口有無滲漏,個別切口給予縫合1針,其余切口自閉無需縫合。術畢術眼涂典必殊眼膏,單眼包扎。術后局部應用典必殊眼液,1日4次。1.3觀察指標 (1)手術時間;(2)術后視力(術后第ld、術后1 w、術后1個月及術后3個月);(3)前房出血、后囊破損、人工晶狀體(IOL)未植入、術后第ld角膜水腫及前房反應等并發癥情況。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O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f檢驗和)c2檢驗,檢驗水準d—0. 05。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時間的比較 A組手術時間平均為(15. 00±0.79) min,B組手術時間平均為(12. 00±1. 03) min,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 兩組術后視力的比較 分別測定兩組患者術后ld、lw、1個月、3個月的視力水平,B組患者在術后1 d視力恢復上明顯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手術并發癥的比較 B組后囊破損及術后第1 d角膜水腫的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前房出血、IOL未植入和術后第1 d房水細胞+++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手術患者均無切口滲漏、核塊脫入玻璃體腔、暴發性脈絡膜上腔出血、角膜失代償、眼內炎及IOL夾持的發生,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但由于手術設備昂貴使這項技術的普及受到了明顯的限制‘胡。而小切口非超聲乳化囊外摘除術結合了超聲乳化的特點,采用鞏膜隧道切口、連續環形撕囊及劈核等技術,具有手術時間短、角膜散光小、術后視力恢復快等優點。由于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技術所需設備簡單,因而在經濟不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該術式可以作為超聲乳化手術很好的和必要的補充。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傳統的雙腔注吸針頭具有灌注量小、負壓小以及不易操作等缺陷,在手術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1)從主切口注吸時前房不穩;(2)輔助切口注吸時,密閉性雖好,但不易操作;(3)負壓形成太小,如遇較大塊的皮質時注吸緩慢,注吸完畢時由于負壓的慣性容易吸破后囊或損傷角膜;(4)由于傳統雙腔注吸針頭設計簡陋,握持不如超乳注吸手柄箭適,影響注吸效率。對比2種注吸工具,不難發現,由于傳統雙腔注吸針頭管腔細窄不易產生較大的灌注量和負壓,嚴重影響注吸效率。同時,由于部分醫院對囊外手術器械維護遠不如超乳器械精心,管腔內殘留皮質,進一步降低了傳統注吸針頭的工作效率。因而促使將超聲乳化手術器械中注吸手柄設計上的優勢應用于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摘除術。
改良的注吸手柄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術中發揮了注吸效率高、注吸安全的特點‘s]。本研究表明,采用注吸手柄的B組在術中并發癥以及術后早期的視力恢復上均不同程度地優于A組,且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在使用過程中我們體會到超乳注吸手柄有以下優點:(1)注吸手柄及原配灌注套管連接方便,使用簡單,從傳統雙腔注吸針頭轉換至注吸手柄幾乎無需學習曲線;(2)使用注吸手柄時從主切口進入,左手用有齒鑷夾住主切口的1/2處,可以有效地形成密閉前房,操作十分簡便。
綜上所述,注吸手柄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摘除術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前景,因其投入小,注吸效率提升明顯,值得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摘除術中推廣使用。
-
- HL.41125 鉸鏈
- 材質:鋼材
-
- HL.13240 刻度盤
- 材質:膠木
-
- HL.14050 方形拉手
- 材質:ABS
上一篇:不銹鋼手柄上指紋的提取 下一篇:船舶動力定位手柄操作模式PID解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