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木軸承和萬向接手在初軋機輥道上的應用
一、前言
輥道是軋鋼車間不可缺少的運輸設備。而國內初軋廠由于輥道發生故障而影響生產的約占3 0 ~ 50 %。其中大多數是因工作輥道受沖. 桿損壞而引起的。輥道通常都要承受較‘ 高的負荷, 尤為繁重的是軋機前后工作輥道,_其工作環境較惡劣, 起制動正反轉頻繁, 還要承受軋件下落或傾翻時所產生的沖擊載荷。
它所處的工作環境溫度高, 長期經受紅鋼的烘烤, 而且水和氧化鐵皮還不斷侵人傳動機構內部。工作輥道除備件消耗量大外, 檢修工作量也特別繁重。這一問題長期以來成為初軋廠設備的難題。
二、初軋機前后輥道存在的問題
初軋機前后輥道原采用傘一齒輪集體傳動方式, 10 個輥子組成一組, 由一合電機驅動。輥子兩端的支承軸承, 原是使用滾動軸承,、由于承受不住翻鋼時的沖擊負荷, 而后改用銅瓦。在輥子等速旋轉的情況下, 由于銅瓦又受紅鋼烘烤嚴重, 再加本身結構不易潤滑, 故其磨損嚴重, 消耗很大。而且還經常因更換銅瓦造成停產。
另外, 由于10 副銅瓦磨損程度不同,故10 根輥子的高低不一樣, 因而不能保證全部傘齒輪都能正確嚙合。在輥子的一端裝有傘齒輪, 由減速箱的長傳動軸上的傘齒輪來帶動旋轉。長傳動軸上的傘齒輪是靠鉤頭鍵來楔緊的。由于軋機前后輥道正反轉頻繁, 受沖擊嚴重, 長傳動軸上的傘齒輪經常會出現松動現象。而固定軸承座的螺絲也非常容易松動和拉長甚至拉斷(螺栓的受力與沖擊負荷方向一致)。
這樣, 因固定不住軸承, 輥子在受沖擊的情況下就易跳動, 經常造成傘齒輪嚙合不上, 或因嚙合不均造成齒輪磨損嚴重。由于軋機前后輥道表面溫度高, 正反轉頻繁, 并還承受翻鋼時的沖擊負荷, 輥子在受沖擊的情況下, 直接與銅瓦相撞, 故也常發生斷輥現象。
生產實際表明, 集中驅動的輥道存在的問題較多, 備件消耗大, 維修時間長, 各零件的使用壽命短, 影響軋機生產作業率的提高。據統計, 軋機前后兩組輥道的維修量約占我廠軋鋼線上設備維修量的35 % 左右, 基本上每次交接班檢修和每周一次的定檢, 都有它們的檢修項目。
三、膠木軸承和萬向接手的選用
針對上述問題, 對軋機前后輥道進行了改造, 主要是把銅瓦改成膠木軸承, 用水潤滑。
為了減少沖擊負荷, 在軸承座下面設置了碟形彈簧。為了使沖擊震動傳不到減速箱里, 在輥子與減速機連接處增加了一組滑塊式萬向接手。當今國內外的初軋機前后工作輥道發展的趨向是單獨驅動的形式。改進后的結構有如下優點:
1. 由于脫齒、打齒和因齒輪嚙合不均造成齒輪磨損嚴重的現象基本消除。斷輥的次數減少。其原因是膠木軸承具有較大的抗震、抗沖擊能力, 碟形彈簧能使川, 擊震動減小, 一而萬向接手又能隨輥子的跳動改變角度, 使翻鋼時產生的沖擊震動傳不到減速箱里。在三個半月的生產中, 減速箱里的齒輪嚙合一直正常, 未出過毛病。
2. 膠木軸承的摩擦系數低, 據有關數據推算, 膠木軸承的能量消耗要比有色金屬軸承低15 ~ 50 % 。膠木軸承能將軸頸拋光,改善了工作條件。
3.備件壽命延長, 成本降低。下而是1 9 8 4 年軋機輥道改造前后, 主要備件消耗情況的對照表。從表中可知, 新輥道不但降低了備件消耗, 而且還能為國家節約大量的有色金屬。膠木軸承的成本大約只及銅瓦的四分之一,因此造價便宜, 制作容易。由于膠木軸承的耐磨性為金屬軸承的10 ~ 40 倍, 壽命比金屬軸承長, 這樣便節約了備件的消耗, 減少其維修時間, 提高了設備的作業率。
4.經濟效益顯著。在未改造前, 耗費在初軋機前后工作輥道上的人力、財力、物力是相當大的,大約42 小時左才每月的事故時間和檢修時間了, 而改造后每月減少到大約2 7 小時左右, 提高了軋機的效率, 軋機產量得到提高。10 月份軋錠量12 . 8 萬噸, 比改造前產量最高的月份大約高9.5 千噸。多為國家盈利35 萬余元。由于備件消耗明顯降低,每月大約比改造前要少消耗7 千元左右的費用, 備件費用降低了80 % 左右。
四、結論
膠木軸承是一種高耐磨、低成本、原料來源豐富的軸瓦。并且用水潤滑, 能為國家節約大量的潤滑油。
萬向接手在輥道上的運用, 改變了減速箱里齒輪掃一齒、串位和磨損嚴重的狀況。而它們的潤滑采用稀油淋浴循環式潤滑, 結構簡單, 潤滑良好, 便于維護。膠木軸承和萬向接手在初軋機輥道上運用的傳動方式, 不僅適用于新建企業, 更有利于老企業的技術改造, 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輥道傳動方式。
-
- HL.13230 銑床手輪
- 材質:膠木
-
- HL.41127 鉸鏈
- 材質:鋅合金
-
- HL.14220 管狀拉手
- 材質:鋁合金
-
- HL.11310 可折搖手柄
- 材質:尼龍
-
- HL.41125 鉸鏈
- 材質:鋼材
-
- HL.13090 內波紋手輪
- 材質:膠木
-
- HL.41110 鉸鏈
- 材質:增強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