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后繼續教育的“把手”:政策、法規
教師職后繼續教育的“把手”:政策、法規
張愛珠(唐山甩范學院教育系,唐山063000)
摘要:20世紀60年代以來,教師職后繼續教育已成為大多數國家教師教育的理念和實踐,為推動教師職后繼續教育的實施,世界許多國家f如美、英、日等)都出臺了一些相關政策、法令或法規,如進修制度、晉級加薪制度、提高學歷層次制度等。本文借鑒國外經驗,就我國教師職后繼續教育的政策、法規展開研究。
關鍵詞:教師;繼續教育;把手
20世紀60年代以來。職后繼續教育的理念為更多人所接受,并在各國的教育改革中得到與日增強的體現。特別是在專業(即專門性職業)中,職后繼續教育己為人們普遍認同為不可或缺。專業是相對于一般職業而言的,它比一般職業更具有復雜性、排它性和與時俱進性,不僅要求從業人員職前受過嚴格的專門培養,而且要求職后繼續教育貫穿整個職業生涯。教師職業走過了古代社會的非專業和近代社會的準專業的漫漫歷史征程。到現代社會,它己演變了地地道道的專
業。正如1996年國際勞工組織(IL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中強調指出的那樣:“教師職業必須視為專業。教師職業是一種需要教師精心地鉆研,以便獲得專門知識與特別技能的特殊專業。并且要求對學生的教育和前途負有高度的責任感。”教師專業迫切要求在崗教師的繼續教育。為此,歐美各發達國家都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希望以此為“把手”。推動教師職后繼續教育的有效展開。“把手”指事物發展的動力或關鍵點,也可視
為做事的切入點或突破口。門上沒有把手,難以開門入室,如果抓住了把手,就可以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政府部門頒行的策略或法規,帶有較強的強制性、嚴肅性和正規性,往往能發揮‘把手”的作用。下面借鑒國外做法。并結合我國國情,就教師職后繼續教育
的政策或法規。談幾點看法。
一、分地區提高教師在職學歷資格,推動教師職后繼續教育的實施
我國目前對中小學生的學歷的要求是小學教師中師畢業。初中教師大專畢業,高中教師本科畢業。在大部分大中城市及中等發達的農村地區,教師學歷基本達標。若對他們不提出更高的學歷要求,勢必影響他們繼續提高專業水平的積極性,教師職后繼續教育的實施就會遇到阻礙。因此,國家應對不同地區的教師學歷資格提出不同要求??偟内厔菔菍W歷不斷提高。這也符合國際趨勢,正如有學者所言:“延長師資培養年限將教師的資格提高到碩士或博士的水平是主要國家
的發展趨勢?,F代教職正在逐步走上專業化,各國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1992年英國有7.9%的中小教師取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91年德國有1. 1010的中小學教師取得博士學位;1993年日本有6.1%的中小學教師取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93年俄羅斯有4. 8%的中小學教師取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目前在我國,全國性的旨在提高中小學教師學歷層次的政策、法規還沒有出臺。地方性的類似法規也不多見。但是,令人鼓舞的是從地方到中央的教育行政部門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開始有所作為。例如,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上海市就勾畫出了提高中小學教師學歷層次的藍圖。第一步目標是將小學教師學歷普遍提高到大專層次,將初中50%的教師學歷提高到本科層次。將高中15%的教師學歷提高到研究生層次;第二步目標是將小學教師的學歷普遍提高到大專以上層次,其中50%的學歷提高到本科層次。將高中教師普遍提高到研究生層次,其中15%提高到博士學歷層次,達到經濟發達國家的一般水平。[3]再如,20世紀90年代末。河北省教育廳做出規定。到2010年。中學教邢全部達到本科學歷。2004年10月,教育部針對目前我國高中教師中,研究生比例只有0. 9%的現狀。決定實施高中教師攻讀碩士的計劃,最終實現“863”目標,即根據不同地區和不同學校的具體情況。
收稿日期:2004 -01-12
作者簡介:張愛珠(1965-)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師范學院教育系副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從事教育原理和教師教育研究。
項目來源:本文是2004年唐山師范學院科研課題‘中小學教師職前、職后教育一體化’f編號04A 02)研究成果之一。
-
- HL.41126 鉸鏈
- 材質:鋅合金
-
- HL.14170 圓形長拉手
- 材質:鋁管
-
- HL.13090 內波紋手輪
- 材質:膠木
上一篇:把手置于身后 下一篇:腳蹬拉手療法治療急性乳腺炎